溢價回購“收藏品”的公司跑路了

adminadmin 2025-05-11 264 閱讀

掉進陷阱

2014年4月,蘇某接到一個名為“盛世收藏”的公司打來的電話,聲稱公司正舉行回饋客戶的活動,現(xiàn)在前來公司現(xiàn)場能獲得紀念金幣一枚。蘇某閑來無事,便來到了位于芙蓉中路388號頤美會現(xiàn)代城26樓的“盛世收藏”公司。

負責接待蘇某的人自稱安然,他熱情地向蘇某介紹“盛世收藏”公司的紀念幣業(yè)務。他聲稱,公司總部在北京,是一家多年從事收藏品、紀念幣回購業(yè)務的公司,有著雄厚的資金實力,目前推出的單品、套票都有很高的升值空間,公司承諾加價回購,不用擔心貶值。

蘇某聽說公司有固定的回收渠道,對此很感興趣,但還是心存疑慮,擔心受騙,遂僅象征性地花680元購買了兩張生肖紀念鈔。

三個月后,安然再次打電話給蘇某,稱目前生肖紀念鈔升值了,原本價值680元的產品公司現(xiàn)以980元回購。

蘇某第一次嘗到甜頭后,覺得公司信守承諾,又聽安然鼓動稱買得多賺得多,于是便先后以3.68萬元的價格購買了一套“十二生肖郵票大全”、以1.88萬元/套的價格購買了10套“馬年生肖鈔”等等。后又介紹了自己的女兒也來投資,母女倆共計投資60余萬元。

蘇某滿懷信心地等待回購日期到來,但2015年春節(jié)后再到該公司時,卻發(fā)現(xiàn)早已人去樓空,同時公司門前聚集著近30個等著回購的投資人。這些投資人大部分為60歲以上的老人,最少投資2萬元,最多投資60余萬元,涉案金額近400萬元。

精心設局

原來,“盛世收藏”公司的老板真名張楊,化名“安然”,他曾在北京一家收藏品公司工作,發(fā)現(xiàn)可以利用承諾回購收藏品的方式來吸引客戶投資,便邀集了同在一家公司工作的吳靜、程浩,由張楊為法定代表人,程浩任監(jiān)事,吳靜化名“李靜”擔任主要銷售員,一起來到長沙創(chuàng)辦了“盛世收藏”公司。

公司創(chuàng)立之初,以加價回購賣出的“收藏品”的方式,贏得了投資人信任,漸漸吸引了大量投資人購買紀念鈔、紀念幣等收藏品。這些所謂的“收藏品”,其實進價僅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而給投資人的報價卻翻了至少十倍。

投資人之所以會對這些明顯超出市場價格的收藏品趨之若鶩,其實正是看準了該公司將在一定期限內溢價回購的承諾。然而,張楊等人在高價賣出大量“收藏品”后,事實上并無其所吹噓的經濟實力進行回購。三人商議后,決定將財務資料銷毀,瓜分剩余的資金后逃離長沙。

法網(wǎng)恢恢

承辦檢察官在提審犯罪嫌疑人、認真聽取被害人意見、詳細閱讀證據(jù)材料并就相關證據(jù)要求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后,認為“盛世收藏”公司成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不應以單位犯罪論處。承辦檢察官認為,張楊等人銷毀賬目并攜帶集資款逃匿的行為,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關于集資詐騙罪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認定,另外接待投資人的“安然”“李靜”均使用了化名,接待過程中謊稱“盛世收藏”公司系北京盛世收藏公司的分公司,虛構、夸大了公司的經濟實力,亦使用了詐騙方法。

在法院審理期間,承辦檢察官多次與三名被告人溝通,說明構成集資詐騙罪的嚴重后果,張楊等三人因涉案金額近400萬元,屬特別巨大,其涉嫌集資詐騙罪的法定刑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同時,考慮到三人均系85后,吳靜的小孩還在哺乳期,承辦檢察官積極勸說三人主動退賠,告知其主動退賠并取得被害人諒解可以酌定從輕處罰。張楊等三人意識到自己行為造成的嚴重后果,最終主動退賠了贓款近90萬元。

2018年2月,一審法院認定了三名被告人部分退賠的酌定從輕處罰情節(jié),判決張楊、程浩、吳靜三人構成集資詐騙罪,分別判處三年至十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責令三人繼續(xù)退賠剩余贓款300余萬元。被告人上訴后,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檢察官提醒,一些詐騙分子常以注冊登記的公司為幌子,租用高檔寫字樓,包裝成有雄厚財力的公司,高價出賣“收藏品”,并承諾溢價回購來吸引投資者。投資務必謹慎,切莫因一些蠅頭小利或空頭許諾而上當受騙,因小失大。

The End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閱讀